中美战史中的长津湖战役 (31) - 陆1师柳潭里突围 (12月1日夜)
3/5当前锋
按照计划,陆7团3营(3/7)做为12月1日的前锋,需要首先攻占柳潭里以南公路东西两侧的1419和1542高地,之后陆5团3营(3/5)将越过3/7,继续攻击前进。但3/7遭到志愿军59师175团部队的激烈抵抗,天色渐晚依然未能占领两个高地。在后边等待的3/5营长Taplett中校渐渐失去了耐心,和陆7团团长Litz上校及3/7营长沟通之后,下午15点他带领3/5越过激战中的3/7沿公路继续南下。
柳潭里唯一的一辆坦克(编号D-23)做为开路尖兵, 一个工兵排和H连的一个步兵排紧随其后,随时准备清除路障,H连余部、G连、I连等步兵连队随后跟上。沿公路向南走了约1公里,3/5遇到志愿军175团在公路两侧高地的阻击。步兵连队随即散开,I连负责公路东侧,H连负责公路西侧。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支援下,3/5于晚上19点30分攻占了志愿军的阻击阵地。稍事休整后,3/5于午夜前继续攻击前进。
公路西侧的H连进展顺利,仅遇到了志愿军的轻微抵抗,但公路东侧的I连在1520高地西坡遇到了麻烦。I连无力攻占1520高地制高点,Taplett中校同意该连在半山腰建立防线,并把他的预备队G连和附属的工兵部队摆在了I连后方。果然,志愿军发起了反击,I连同营部的通讯中断,双方激战整夜。有部分志愿军突破I连防线,同I连后方的工兵交火。不过志愿军未能突破工兵的防线,被击退。
在1520高地发起反击的是志愿军175团2营和176团的两个连(5连、6连),说是五个连,但实际兵力应该要少很多,因为这个175团2营自29日凌晨占领了1419高地之后,就一直在同陆1师死磕。陆1师29日派出的暂编营当天南下试图打通公路,主要就是在1419高地受到这支部队的阻击。到了12月1日陆1师开始南撤,1419高地再次首当其冲,陆7团H连和陆7团1营对1419高地志在必得。这个志愿军175团2营在1419高地坚守了56个小时之后,终于支撑不住了,营长下令转移。但59师师长戴克林听说后立即就火了,白天丢失的阵地晚上就得给我夺过来,命这个2营夺回1419高地,并派了176团的两个连支援。
12月1日夜志愿军出击 |
但这五个连并没有在1419高地发起反击,陆1师战史资料没有在此高地发生战斗的记载。我们知道,午夜时分陆5团3营已经越过1419高地,其I连正在进攻更靠南的1520高地,175团和176团的这五个连反击的其实是1520高地上的I连。这次反击双方打得非常激烈,约凌晨03点,志愿军夺回1520高地,重创I连,但自身也伤亡惨重,按照志愿军当时的总结材料,“伤亡了二三百名同志”。
说起来陆5团的战斗意志确实要更硬朗一些,3/5并未满足于在山腰建立一道防线阻击志愿军靠近公路上的车队。12月2日天亮后,Taplett中校命3/5发起反击,G连越过I连再次向1520高地进攻。美军在I连阵地区域数到342具志愿军尸体,而I连也伤亡惨重,基本上打光了,仅有不足20人尚未受伤。此时的G连和H连也各伤亡了一个排,Taplett请求增援,陆7团团长Litz上校把2营D连、E连的残余人员派了过来, Taplett把他们放在公路上,和坦克一起前进。
79师出击
回过头来再来看陆1师防御圈后方的陆7团3营。3/5下午15点越过3/7之后,陆1师之前组建的暂编营解散,陆7团G连回归3/7建制。Harris中校立即派G连增援正在进攻1542高地的I连,不过志愿军175团1营的阻击非常顽强,I连和G连在天黑前依然未能攻占1542高地,3/7只能在1542高地东坡建立防线,阻止志愿军接近公路。
如上图所示,入夜后陆1师的防线大概是一个围绕着公路的椭圆,3/5在最下端(南),左侧防线(西)是3/7,向北延伸与2/5防线衔接,椭圆上端(北)是1/5并向右侧延伸,防线右侧此时属于后方,因此只是由公路上的炮兵等部队在靠近公路的山脚设防。
此时柳潭里地区的志愿军部队有位于西侧27军79师,位于北侧27军94师和挡在陆1师南侧的20军59师,全部归27军指挥。志愿军显然能够判明陆1师撤出柳潭里的意图,因此27军决定出击,由79师从西向东打,刚赶到战场的94师从北向南打,59师正面阻击陆1师前进。
94师的出击部队最先同陆1师打响,约晚上21点该师一个连跨过冰封的旧邑里江,进攻陆1师防线上的陆5团1营。不过没有成功,C连发现冰面上的志愿军后立即开火,迫击炮和重机枪火力将这支志愿军连队打散。94师的努力并未停止,整整一夜,94师的部队都试图突破1/5的防线,但都未能成功,且伤亡不小。关于94师在长津湖战役中的表现,以后准备专文讨论,这里就不细讲了。
之后同陆1师交火的是79师237团。该团从松落洞地区出发,翻越柳潭里西南山,越过旧邑里江河谷之后,进攻1276高地。这里是2/5的防线,1276高地上驻守的是F连。午夜刚过,237团5连开始和F连交火。志愿军打得不错,凌晨01点10分,迫使F连一个排后撤,占领了1276高地。当晚,陆1师航空兵VMF-542中队的两架夜航战斗机在柳潭里上空, 2/5营长Roise中校约凌晨02点呼叫了航空炮火支援,轰炸F连撤出的1276高地。
凌晨02点30分,Roise下令F连反击,夺回1276高地。在重迫击炮的支援下,F连在天亮前攻了两次,不过都没成功。早晨07点30分,再次呼叫航空火力支援,火箭弹轰炸和俯冲扫射之后,这一次F连夺回了1276制高点。但是志愿军在反斜面设置了重机枪阵地,迫使F连再次退下1276高地。上午10点,陆1师航空兵又一次轰炸志愿军阵地,使用了燃烧弹和500磅重型炸弹。美军能看到志愿军从高地上四散逃开,躲避突袭。Roise正准备命F连再次反击,但此时陆5团1营已经从阵地南撤完毕,需要2/5移动阵地,担任整个撤退队伍的后卫。
79师235团约凌晨04点30分同1542高地东坡的3/7交火。该团也是从松落洞地区出发,经西中里、闲下里,渡过旧邑里江后,经1542高地西坡爬上山脊,自上而下攻击东坡上3/7的防线。此时的235团已没有多少兵力,3营副教导员迟浩田带领7连从北侧,3营副营长高云龙带领9连从南侧,同时开火夹击I连,美军组织反击时,8连也随即投入战斗。根据陆1师缴获得的志愿军材料,当夜投入战斗的还有235团2营5连。3/7防线受到攻击后,G连和I连中间的J连首先被冲散。这个J连是由临时增补给他们的炮11团炮兵人员组成,由于不是建制步兵连队,战斗力显然不行,很快就被冲散了,人员大都回到原部队。3/7的防线,只能进一步后撤。凌晨06点G连报告其阵地被志愿军攻占,而I连各阵地均被突破,目前处于志愿军包围之中。
Harris中校令G连、I连后撤重新组织部队,并派出营部连前往接应。陆7团Litz上校得知3/7被志愿军反击后撤的消息后,很是恼火,命令营部连协同G连、I连反击,夺回丢掉的山头。不过冷静下来之后,Litz上校更改命令,让3/7在半山腰建立防线,用炮火和航空兵压制山脊上的志愿军,只要能阻止志愿军冲击公路上的撤退队伍就行。跟其它几个营比起来,3/7的战斗力一般,整个长津湖战役中都没有什么亮点。
27军军史称235团这一次出击,创下志愿军一个营全歼美军一个加强连的战例。从以上分析可知,235团出击获得胜利是没问题的,但全歼一个加强连的说法多少有些莫名其妙。天亮之后,由于237团在和Roise中校的2/5争夺1276高地的过程中伤亡太大,235团决定派迟浩田组织一个排前往支援,打通联系。这时235团已经快要打光了,迟浩田把8连组了一个班,7连组了两个班,共40多人,组织了两挺重机枪,两门82迫击炮作为火力支援,具体由迟浩田和7连长辛殿良指挥。按后人对辛殿良的采访,这支小分队打得不错,不到一个小时,沿着山脊往北攻,连续攻克四个山头,缴了二十多支枪,一门无后座力炮,歼敌30多人,自己伤一人亡一人,约上午十点半到达1276高地,和237团接上联系。
迟浩田和辛殿良带领这个排在12月2日上午的这次进攻,被27军军史浓墨重彩地记了一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迟浩田这个排连续攻克的四个山头应该大都是3/7调整防线后的前哨阵地。据辛殿良回忆,第一个山头费了些功夫,后面的很容易。损失一门无后座力炮在美方资料里也有提及,可以互为印证,不过陆1师一位中士把该炮的关键部件拆掉带了回来。迟告田他们到达1276高地时,约上千10点30分,正是2/5从山上往下撤的时候,这部分双方资料也互相印证。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断,辛殿良老人的回忆应该问题不大,缴获二十多条枪,歼敌三十多人,应该都符合实际情况。
当然,27军军史之所以对这个行动记上一笔,肯定和迟浩田不无关系。另外,由于美军掌握着制空权,志愿军白天一般是不敢行动的,指战员们大多害怕白天做战。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迟浩田带领这个排的行动,确实也非同凡响。按辛殿良老人的回忆,“刚打完团里就来电话,说要给我们立一等功,还说为白天进攻取得了经验”。
有意思的是,当天晚上27军就下了死命令,让迟浩田和辛殿良下阵地,“说团里怎么搞的,把两个战斗英雄放在一个排里打冲锋,如果伤亡,影响太大。” 当时79师的步兵连队几乎全部打光了,如果没有这个命令,还真不知道有没有后来的迟防长。
辛殿良后来是什么级别的干部?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