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ly, 2020

“我们或许创造了一头怪兽”——晚年尼克松对中美破冰的反思

Image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自韩战爆发后,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始于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历史性破冰之旅。事实上,1960年代末的中国在国际社会已经没有多少朋友,最重要的中苏关系已经出现严重的裂痕,双方在边境集结重兵,兵戎相见已不遥远。那么,尼克松总统为何想要结束中美之间的敌对关系?他的对华政策是如何形成的?事情要从1967年说起。 1967年,有意参加1968年总统大选的尼克松花了三个月时间访问世界各国,思考他日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回到美国后的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一篇长文"Asia After Vietnam",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在这篇文章中,尼克松详细分析了美国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他认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威胁。当然,这也是当时国际社会的共识。那时的中国真的是又穷又横,全世界到处输出革命,周边国家被中国支持的本地共产党搞得焦头烂额。尼克松写这篇文章1967年,中国还正在越南战场上通过暗中支持北越,间接地对抗美国。 尼克松认为,不能姑息放任中国,任其在中国扩大势力范围。但他也反对向中国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以消除威胁,这可能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同时,他也不同意把对华友好表现的太过急切,“承认北京政权,将之纳入联合国并开放贸易,这一切反而只会让中国领导人觉得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 尼克松建议,应该现实地看待中国问题。从短期来看,要遏制但不孤立中国——美国要向中国施加压力,让中国认识到只有遵守国际社会的文明规则才最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从长远来看,达到上述短期目标之后,最终还是要向中国开放,把中国纳入国际社会。尼克松觉得,国际社会承受不起把中国隔绝起来的后果,因为这样只会加重中国对外部世界的猜疑和敌意。如果近十亿人生活在对这个世界的愤怒中,和平从何谈起? 显然,尼克松相信若中国不改变其行为,则世界安全无从保障。所以他建议,还是应当引导中国做出改变——停止向世界输入革命,把精力放到解决国内问题中去。当中国做出这些改变后,再慢慢把中国纳入到国际社会中来。这当然需要复杂的外交斡旋和高超的战略沟通技巧,尼克松担心,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向中国施压,敦促其改变行为,很有可能会引起对方的猜疑——尽管愿望是良好的。公平地说,尼克松提出的这种对华政策是比较务实的,国际社会显然无法忽视一个向世界不停地输出暴力革命的中国;它也是具有良好愿望的,中国

中美战史中的长津湖战役 (25) - Drysdale特遣队地狱火峡谷之战(中)

Image
11月29日13点,陆1师坦克营D连连长Clarke上尉率17辆M26潘兴坦克到达古土里。D连第2排的6辆M26此前已于27日前往下竭隅里,但陆5团坦克排的5辆M26此时配属给D连指挥。Clarke上尉向陆1团团长Puller上校报道,坦克兵去找古土里的军需官给坦克加油。军需官觉得此行到下竭隅里不过11英里路程,于是仅向每辆坦克提供了50加仑燃油。由此可见,虽然古土里美军知道通往下竭隅里的长津公路已被志愿军截断,但并不认为坦克和车队北上会遇到多大的麻烦。同时,Puller上校似乎也犯了个错误,他没把坦克部队交给Drysale中校统一指挥,两个坦克连似乎只是顺路向Drysdale特遣队(TF Drysdale)提供火力支援。 坦克B连尚在赶往古土里的路上,但Drysdale特遣队此时已等待了两个多小时,不能再浪费更多时间了。Drysdale中校希望把每两辆坦克一组,均匀分散在车队中提供保护。但D连连长Clarke反对,认为应该把坦克集中起来放在车队前方,这样突击能力更强大。由于坦克部队并未交他指挥,Drysdale没办法只能按Clarke的方案把17辆坦克放在队伍最前方。后来鉴于此战的重大损失,英军对Clarke上尉颇有微词,几十年之后41突击队的老兵接受采访时仍对此愤愤不平。Drysdale中校以英国人特有的含蓄,评价Clarke上尉是一位"opinionated young man"。其实对于任何一位指挥官来说,都不希望自己的部队被分散使用。但Clarke上尉此次决定确实极富争议,极大地影响了TF Drysdale的命运。 13点50分,TF Drysdale的车队从古土里出发。车队最前方是D连17辆坦克,紧接着是陆1团3营G连和英41突击队,陆军31团B连紧随其后,最后是陆1师师部营等直属部队的车。车队出了古土里之后,很快就受到志愿军轻武器的攻击。车队前方的坦克若是发现志愿军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等重火力,或发现志愿军聚集,就会停下来开炮或以车载机枪扫射。但坦克每次停下来还击,都会导致整个车队停滞不前,无疑成了志愿军的靶子。此时车上士兵只能跳下车来,趴到路边的沟里还击。整个下午就这样走走停停,由于车队长达一公里,距坦克远的部队根本不知道为何车队总是频繁停车。但应该指出的是,天黑之前陆1师航空兵的F4U海盗战机一直在空中提供火力掩护,极大压制了山上

中美战史中的长津湖战役 (24) - Drysdale特遣队地狱火峡谷之战(上)

Image
志愿军九兵团11月27日晚在朝鲜东线长津湖地区发起第二次战役,向陆1师全线出击。不过一天两夜的猛烈进攻全踢在了铁板上,长津湖西岸进攻柳潭里的志愿军79师一天一夜之后即失去战力,无力再攻,双方形成对峙局面。长津湖东岸进攻新兴里地区的80师连续两夜进攻之后,伤亡达三分之二,同样无力再攻,原地等待援兵81师主力的到来。长津湖南岸进攻下竭隅里的志愿军58师,28日一夜的进攻之后几乎就报销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九兵团在长津湖地区(也是该部在朝鲜战争中)的第一个胜利要等到战役发起两天后的11月29日,这一天60师在下竭隅里以南的公路上伏击了一支千余人美军部队(Drysdale特遣队),打了一个干脆利落的胜仗,斩获颇丰。有趣的是,60师的这场胜利竟然是团长违抗师部命令的结果。 先来说一下11月29日的战场态势,志愿军未能完成预定作战任务,在柳潭里和新兴里同美军陷入对峙状态,九兵团当天正重新调整战场部署。志愿军58师28日夜对下竭隅里的进攻未能奏效,但夺取了制高点,给下竭隅里美军很大压力。更为关键的是,虽然整个下竭隅里美军人数有近四千人,但成建制的步兵连队仅有一个步兵营(还差一个步兵连)。下竭隅里是陆1师师部所在地,有一个在建的、可借大型运输机起降的野战机场,是美军在长津湖地区最关键的补给基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失守美军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陆1师师长Smith少将在28日即命令驻守古土里的陆1团团长Puller上校组织部队,准备北援下竭隅里。问题是,Puller上校在古土里也仅有一个营的兵力,抽不出人来支援。 幸好,28日这一天有更多的美军部队陆续北上,由于60师切断了古土里以北的公路,这些部队滞留在古土里。于是Puller上校以28日晚到达的三支步兵连队——陆1团3营G连、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1独立突击队和陆军31团B连——组建了一支特遣队,由41突击队的Drysdale中校指挥,准备于29日北援下竭隅里。这支特遣队被战史学家称为Drysdale特遣队(Task Force Drysdale),29日午后,又有陆续到达古土里的陆1师坦克营的B连和D连大部加入。关于Drysdale特遣队的兵力,最广为引用的数字来自陆1师战史,如下图: 正如陆1师战史指出的那样,由于战时的紧张局势,不可能弄清该特遣队人员组成的精确数字,922人是基于当时资料,尽最大可能做出的估计。应该说,它基本

详解Drysdale特遣队兵力和伤亡

Image
前几天,在“ 九兵团重创Drysdale特遣队的一些细节 ”一文中曾提到了Task Force Drysdale的兵力组成,在 续文 中也谈了该特遣队在地狱火峡谷被伏击后的伤亡。这两天又陆续翻阅了一些参战人员的回忆文章,了解到更多细节,感觉有必要再深入分析一下TF Drysdale的兵力和伤亡情况。 前文我们提到,有关TF Drysdale兵力最广为引用的数字来自陆1师战史【1】,如下图所示。陆1师战史其实明确指出,TF Drysdale的人员详细数字已不可考,只能给出大致的估计。应该承认,这大体上是一个准确的估计。我们在这里再次讨论并不是试图纠正这个错误数字,而是出于好奇,想尽力还原一些历史的细节。 按表中的顺序,首先来看一下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1独立突击队。陆1师战史指出41突击队有235人,这个数字应该是没问题的。另一本介绍韩战中联军陆战队的书给出了更多的细节,41突击队11月20日时刚到达咸兴时有235人,其中军官14人,士兵221人【2】(陆1师SAR G-3部分和第10军人员报告都给出了同样的数字)。但是11月28日41突击队乘车北上,准备加入长津湖畔柳潭里的陆7团时,在咸兴留下了一个18人的后方分队【3】,也就是说有217人于11月28日晚到达了古土里,并被编入了TF Drysdale。这里说一下,关于41突击队最值得一看的书应该是其成员撰写的回忆录,特别是Peter Thomas写的那本和Green Berets,可惜两本书都不大好找(英国和澳洲有)。 接下来是陆1团3营G连,这个205人的数字应该问题不大。但应当指出的是,Sitter上尉率领的G连被编入TF Drysdale时,它不仅仅是一个步兵连,而是一个加强连——陆1团3营武器连一部配给了G连【1】。陆1师的营级武器连包含三个重机枪排和一个81 mm迫击炮排,一个重机枪排6挺重机枪通常配给营里的一个步兵连,而81 mm迫击炮排由营部掌握。11月28日晚,陆1团3营当时除了G连这个加强连在古土里外,都在下竭隅里。其H连和I连当晚是防守下竭隅里的主力,肯定各配了一个重机枪排,陆1师战史透露81 mm迫击炮排当晚也支援两个步兵连。另外,武器连在东山脚下通往古土里的公路上设置了一个路障,而在第十军的一个通讯排加入之前,仅有十余人兵力。那么可以推测,似乎武器连一个重机枪排(当在50人左右)按惯例加强给

韩战陆1师步兵营建制兵力

朝鲜战争时,按照当时的K Series编制表,陆1师步兵营建制表上共有1040名士兵和41名军官,另有海军军官2人和卫生兵40人。但步兵营辖属的步兵连、武器连和营部连的人数细节一直不太清楚,从来没有见过详细的建制表。Eric Hammel在“Chosin”一书中简单介绍了当时陆1师的组成,其中提到了步兵营的情况。另外,海军陆战队在二战末期的F Series建制表是公开发行的,参照该系列建制表中crewed weapon的情况,大约可以推测一下步兵营的构成。 ========================================================================== Marine的一个步兵连由三个步兵排、一个轻机枪排、一个60 mm mortar section和连部组成。 一个步兵排包含三个步兵班和排部,一个步兵班包含三个火力小组和班长,一个火力小组有4个人。所以,一个班有13人;一个排三个班39人,加上排部的排长, platoon sergeant, guide, radioman, messenger, corpsman等6-7个人,一个排共有约3*13+6=45人左右。 一个轻机枪排包含三个section和排部,每个section有两个机枪班和section leader共17人(每班1挺轻机枪,共8人)。一个排三个section 51人,加上排部5人,一个排共有3*17+5=56人左右。 步兵连的60 mm mortar section有三个班和section headquarter,每个班6个人一门迫击炮,section headquarter有mortar officer和sergeant两人。所以一人60 mm mortar section有3*6+2=20人左右。 步兵连连部有连长和副连长两名军官及其它人员(人数不定),按二战后期F series table of organization Marine Division,一个Marine的步兵连共有247名士兵和7名军官(连长、副连长和5名排长)。 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建制兵力。从各种公开战史书籍和参战士兵回忆录来看,韩战时陆1师步兵连人数一般在200人靠上。 ==================================================

九兵团重创Drysdale特遣队的一些细节(续)

Image
关于志愿军九兵团重创Task Force Drysdale的参战部队,这两天又陆续查阅了一些公开的中文资料,特别是60师部分参战人员的回忆文章,现在能基本勾勒出当时志愿军参战部队的大致情况。 综合20军的战后总结、20军军史和时任60师政治部主任徐放的回忆文章,60师11月27日夜陆续进入古土水附近阵地和28日夜的调动情况大致如下。 11月28日凌晨,178团和179团的两个营(应该 1营和2营,20军总结有179团3营当时归59师指挥的记载)进入古土水以北的乾磁开地区,占领了小民泰里和化被里附近高地。其中,178团2营占领了古土水东北、小民泰里所在山谷南北两侧之1277高地和1356高地(包括从1356高地向西延伸至公路、小民泰里西北的无名高地)。178团3营在2营北边,占领了化被里北侧大山之1236高地和1612高地。沿长津江再往北,179团2营占领了公路东侧的1182高地,179团1营占领了公路和长津江西侧东洞一线的1478高地。 180团没有参与阻击Task Force Drysdale北上的战斗,应该是60师的预备队,不过还是介绍一下该团当时的部署。180团各部28日凌晨到达古土水以西一线的下马垡里、大小安洞和1328高地,其中本应占领1328高地的3营行动不利,未按时到达目的地。于是180团命2营占领1328及其以南几个小高地,将3营派往古土水西南的高龙、在院里一线和1250高地,阻击从南边过来的美军。那么,当时占领小马垡里和大小安洞一线的肯定是180团1营。 11月28日白天,古土水的陆1团派D连北上,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准备打通长津公路。D连同位于小民泰里阵地的178团2营激战竟日,未能突破,下午退回古土水。28日夜,60师加强了路东的阻击力量,再调路西179团1营至公路东侧。团长张季伦率1营1连、2连和机炮连接手179团2营的1182高地,留下1营3连驻守公路西侧东洞一线的1478高地。同时179团2营南移,接防178团3营的1236高地。178团3营应该也往南调动,不过没有该营位置的明确记载,应该在化被里附近。 从1182高地沿长津公路再往北就是富盛里,这里是58师172团的团部驻地,从这里沿公路往北直到下竭隅里东山,公路东侧都是172团防区。当然,172团应该不会将部队全放在路东的大山上挨冻。从富盛里往北的公路西侧,至少有1276高地和岛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