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史中的长津湖战役 (23) - 下竭隅里之战(下)
至11月29日凌晨,58师172团成功夺取了东山,把主峰以北陆1师勤务营的一个前哨赶下山去,把主峰以南的美军部队(第10军劳务排和工兵营D连)赶到山脊南端。陆1师命东山脚下的炮H连用火炮封锁东山防线上的缺口,而工兵D连在山脊南端形成一个小防御圈,死战不退,与志愿军对峙。172团在东山的进攻部队伤亡严重,此时已是强弩之末,无力继续进攻。东山上志愿军级别最高的指挥员172团3营副营长吴国祥接到58师副政委朱启祥的命令,停止进攻,就地构筑工事,防备美军天亮以后反攻。
但美军负责防守下竭隅里的指挥官陆1团3营营长Ridge中校对此并不知情,从他得到的报告来看,东山防线岌岌可危,必须立即增援东山,阻止志愿军向下竭隅里发展。凌晨05:30分,Ridge命副营长Myers少校组织反攻。此时的下竭隅里已无成建制的步兵连队,Myers少校召集起一支约300人左右的队伍,包括卡车司机、文员、打字员、工兵和脱离东山阵地的陆军工兵及编入美军的韩籍士兵,他们之间大部分人互不熟识。这支队伍中由陆1师工兵营Jochums中尉率领的一个工兵排,建制较完整,是Myers少校最为倚重的力量。
几乎所有的相关中文文章都声称东山最高峰为1071.1高地,但这显然是错误的。志愿军的地形图是在日本殖民时期地形图基础上重汇的,这套地形图显示,东山附近确有一个1071.1的标识,但稍加留意就可发现,东山制高点明显在1240等高线内。从地图上看,东山高出下竭隅里约160米,但坡度很陡,特别是向西南延伸的山脊与公路交汇处非常陡峭,冬季积雪覆盖,不易攀爬。东山西北侧坡度稍缓,但位于志愿军阵地正面。Myers很聪明,决定避开志愿军正面,选择从西南侧沿陡峭山脊向上,进攻志愿军侧翼。Myers率部在晨雾掩护下,耗时约45分钟到达位于半山腰的进攻出发点。由于晨雾仍在,航空兵尚未到达,Myers没有贸然发起进攻。
上午09:30分,晨雾散去,陆1师航空兵飞抵下竭隅里。在空中火力掩护下,Myers率部展开进攻,但陡峭地形和志愿军的枪林弹雨让仰攻的美军进展非常缓慢。陆1师航空兵的支援非常有效,凝固汽油弹、火箭弹和机载大口径机枪给志愿军带来很大伤亡。海盗战机的俯冲攻击,即使是佯攻,也时常会导致一些志愿军脱离阵地向后跑,成为明显的射击目标。但即使这样,也只有少数美军能抓住机会,可以短时间内在陡峭覆盖积雪的山坡上站稳射击。Myers组织起的这支300余人的队伍,由于是非建制的战斗部队,总体上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算不上出色。每一位伤员都需要四个人往下送,显然很多人此时都乐于“帮助”战友。不过,Myers表现出极强的勇气和领导力,奔波于枪林弹雨中,督促和激励士兵前进,维系进攻势头。当Myers率部终于到达山顶(距制高点仍有距离)时,身边仅剩下约75人。Myers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寻找掩护,固守待援。
Ridge中校派过来的援兵是陆1师工兵营A连,该连此前在下竭隅里以北、长津湖东侧岸边一个专事伐木的小村子收集木材。29日上午奉命返回下竭隅里,中午刚到营地,就被派往东山增援。工兵A连以Canzona中尉的第1排为前锋,沿着Myers的进攻路线上山。他们的任务是到达Myers的位置后,接替Myers继续向前,清除山脊上的志愿军。Canzona率部刚抵达Myers的位置,又接到A连连长命令,沿原路返回山脚。新的任务是运动到东山北侧,尔后沿山脊向上进攻,与Myers一起,对志愿军形成夹击之势。
又是一番艰难的攀爬后,Canzona在靠近山顶的一个陡坡处受阻。此时Canzona仅有20余人,携带的武器除步枪和手榴弹外,只有一挺轻机枪。携带的电台已损坏,只能靠传令兵与山下的工兵A连指挥部联络。Canzona估计阻击的志愿军不过一个排兵力,只要有火力支援,就可以突破前进。派出传令兵请求迫击炮支援,结果山下发射了两枚81毫米重迫击炮炮弹,再无其它动静。懊恼不已的Canzona亲自下山联络,见到连长后却得到新的命令——后撤至半山腰,建立防线。Canzona的位置和Myers的位置相距约500码,两部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志愿军赶出东山。但陆1师的航空兵和猛烈的炮火,却也让志愿军无力出击。VMF-312中队当天在下竭隅里飞了31架次,绝大部分都是对东山的近地支援。
29日白天固守东山的是志愿军172团,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58师副政委于黎明下令停止进攻时,172团进攻东山的3个连已有很大伤亡,9连只能编成三个班,5连只能编成两个班,6连情况稍好。20军军史和其它公开资料透露,为了29日天亮后固守东山及向西南延伸的小高岭,172团用3连换下了伤亡严重的6连1排,负责防守小高岭。3连连长全国一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亲率3排进入小高岭,加固工事、严阵以待。志愿军资料里的小高岭,就是从东山制高点向西南延伸的山脊,即东山山顶西南侧1240和1220等高线之间的山脊棱线。当天上午,杨根思在坚守小高岭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成为志愿军第一名特等功臣和特级英雄。
对比中美双方资料,杨根思坚守的小高岭正是Myers少校一部的进攻路线。很明显,杨根思的3连3排正是在和Myers所部激战时全员尽没。根据官方的“抗美援朝战争史”对杨根思牺牲情形的描述(上图),似乎两名伤员是见证人,不过这两位见证人的名字似乎从未见诸报端。
Myers少校29日率部对东山的反攻,遏制了志愿军从东山向下竭隅里的进攻,为防守下竭隅里这个长津湖战场的重要据点做出了突出贡献。Myers少校因其在11月29日的杰出表现,被授予美军最高等级的国会荣誉勋章(MOH)。
于是,围绕一个小小的东山,一天之内美军和志愿军分别诞生了一名各自的最高荣誉获得者。而双方围绕着东山的争夺还没有结束,陆1师又有一人在次日(11月30日)的东山激战中获得一枚MOH。下一篇我们就聊聊这一位MOH赶往下竭隅里的坎坷旅途。
参考资料
Eric Hammel, Chosin, 1990
Martin Russ, Breakout, 1999
Roy Appleman, Escaping the Trap, 1990
Charles Smith, U.S. Marine in the Korean War, 2007
Lynn Montross, U. S. Marine Operations in Korea Vol lll, 1957
1st Marine Regiment-3rd Battalion-Special Action Report-11/26-12/15/1950
百旅之杰-20军史话,1999
军事科学院,抗美援朝战争史,200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军史,1996
叶雨蒙,东线祭殇-极度冻馁中的厮杀,2007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