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谎言——长津湖战场的"坦克防御圈"?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时,东线的志愿军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场打得相当艰苦。首先是自然条件恶劣。战斗从11月底持续至12月中,正值朝鲜半岛的隆冬季节。而战场地处半岛东北部盖马高原的群山之中,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是交战时的常态。其次是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能力严重不足,缺衣少食,冻饿交加,导致罕见的非战斗减员。同时战场上的伤员又无法及时后送,经受了难以想象的磨难。再就是主要对手美海军陆战第一师乃美军头等主力,作战顽强,战力极高。
本来九兵团此战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在异常恶劣的作战条件下,战士们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令人肃然起敬。但遗憾的是,中文网络上有关此战的文章经常以讹传讹,杜撰并不高明的谎言,唱起虚假的赞歌。比如很多文章都提到,长津湖战役时美军以大量坦克形成环形防御圈,火力强大,给九兵团带来极大挑战。但此说与事实严重不符,误导了很多读者。这不是说美军火力不强大,也不是说长津湖战场没有坦克,而是说一两百辆的“坦克防御圈”纯属子虚乌有。今天我们就专门聊聊这个所谓的“坦克防御圈”是怎么回事儿。
首先介绍一下长津湖战役时参战美军坦克相关的建制和装备。二次战役时在整个东线和志愿军九兵团对峙的是美军第10军,辖步兵第3师、第7师和陆1师。韩战期间第10军的装甲力量编制表如上图所示(实际装备数与编制数有微小差别),其中在长津湖地区参与战斗的主要是陆1师和第7师31团坦克连的坦克。陆1师坦克营辖四个连,每连三个排,共装备有17辆M26潘兴坦克、3辆M4A3谢尔曼坦克和1辆M32坦克拖车(每个坦克排6辆坦克)。此外,陆1师每个陆战团所属之反坦克连辖一个坦克排,装备5辆M26潘兴坦克。第7师31团坦克连辖四个排,共22辆M4A3谢尔曼坦克和1辆M32坦克拖车。应该注意的是M32坦克拖车仅装备坦克机枪,用于后方维修,不用于进攻作战。
九兵团11月27日夜发起进攻后,主要把美军分割包围在长津湖周边的三个地方——东侧的新兴里、西侧的柳潭里和南端的下竭隅里。我们逐个来看这三个战场。东侧新兴里被围美军是第7师第31团级战斗群(RCT31 )大部,包括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重迫击炮连。志愿军于11月27日晚进攻新兴里,至12月2日凌晨结束战斗。第31团坦克连22辆坦克位于新兴里以南的后浦,不在志愿军包围圈内,也未曾受到攻击。该坦克连曾于28日上午和29日上午试图向北打开通往新兴里的公路,两度与志愿军交战于新兴里和后浦之间的1221高地,后于30日下午奉命撤回下竭隅里。新兴里被包围的美军没有任何坦克,何来坦克防御圈?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志愿军也许把新兴里美军的4辆半履带式M16和4辆全履带式M19当成了坦克,特别是M19,对于没有见过坦克的人来说,看起来有点像,但显然四辆不足以构成防御圈。
再来看看柳潭里。志愿军27日夜发起进攻时,柳潭里只有一辆M26潘兴坦克,编号D-23,但无人操作,并未参战当晚的战斗。这辆M26属于陆1师坦克营D连二排,该排6辆潘兴坦克于27日中午到达下竭隅里。鉴于当日上午陆1师M4A3坦克前往柳潭里的尝试由于道路结冰难行而失败,到达下竭隅里后,排长Primrose中尉尝试利用更重一些的M26前往柳潭里,他命令除驾驶员外的所有乘员下车,二人当天下午成功到达柳潭里后,又乘汽车返回,准备次日率余下坦克开往柳潭里。27日晚,志愿军发起进攻,道路被切断。后来12月1日陆1师从柳潭里撤往下竭隅里时,仅有的这辆坦克D-23在队伍最前头。所以,从11月27日晚被志愿军攻击到12月1日陆1师撤出,柳潭里就只有这一辆M26潘兴坦克,何来坦克防御圈?
最后说说下竭隅里,这里的情况稍复杂一些。11月18日陆1师坦克营奉命组建一个由5辆M4A3坦克(其中一辆是通讯坦克,不参与作战)组成的暂编坦克排,准备翻越黄草岭前往下竭隅里,同步兵一起执行战斗侦察任务。这个暂编坦克排11月19日顺利到达下竭隅里后,编入陆5团前往长津湖以东地区活动,后来随着部队调动,于11月26重返下竭隅里,暂归陆7团指挥。27日上午,暂编坦克排的4辆M4A3坦克前往柳潭里(通讯坦克留在下竭隅里),道路结冰难行,攀爬死鹰岭时其中一辆滑到路边沟里抛锚,余下3辆返回下竭隅里。抛锚的这辆坦克当晚被占领附近西兴里阵地的志愿军59师177团2营炸毁。所以,11月28日下竭隅里的坦克计有:暂编坦克排的4辆M4A3(含1辆通讯坦克)和坦克营D连二排的5辆M26。当晚志愿军58师攻击发起攻击时,暂编坦克排的3辆M4A3部署在西南方,支援陆1团H连、I连防御。坦克营D连二排的5辆M26跟随陆7团反坦克连,驻守在东山以北通往长津湖以东的公路上。所以,28日夜下竭隅里的战斗,何来坦克防御圈?
11月29日,有更多的坦克到达下竭隅里。当天晚上,坦克营D连余下两个排的12辆M26和配属给该连指挥的陆5团坦克排5辆M26随Drysdale特遣队抵近下竭隅里,除一辆在村南被击毁外,余下16辆潘兴坦克全部到达下竭隅里。11月30日下午,长津湖东第31团坦克连的16辆谢尔曼坦克奉命撤到下竭隅里。所以,11月30日晚,下竭隅里共有4+5+16+16=41辆坦克,其中40辆用于作战,1辆是通讯坦克。当晚,志愿军58师残存的12个非满编连再次进攻下竭隅里,可想而知没有任何机会。如果说有坦克防御圈的话,这个时候的下竭隅里才最有可能组成一个坦克防御圈。不过,40辆坦克部署在七八公里的防线上,仍显不足。但无可否认的是,自此之后直到12月6日陆1师开始向南撤退,下竭隅里的坦克给防线上的步兵提供了巨大的帮助。12月6日晚,刚到战场的26军进攻下竭隅里,正撞到随陆5团殿后的美军坦克枪口上,如飞蛾扑火般惨烈。
自12月6日起,陆1师开始从下竭隅里南撤,志愿军沿途阻击,双方攻守易势,陆1师全力进攻突围,基本再无阵地防御战,也就谈不上坦克防御圈了。总的来看,被包围在长津湖地区柳潭里、新兴里和下竭隅里的美军,坦克防御圈并不是如很多中文文章所宣称的那样,是其通行防御战术,因为他没有那么多坦克。只有在11月30日夜的下竭隅里才有40量坦克可供部署在七八公里长的防线上,勉强可算是坦克防御圈吧,如果陆1师没留下一些坦克做预备队的话。
(长津湖战事详见作者个人频道或博客https://changjinhu.blogspot.com/)
参考资料:
Roy Appleman, East of Chosin, 1987
Charles Smith, U.S. Marine in the Korean War, 2007
Lynn Montross, U. S. Marine Operations in Korea Vol lll, 1957
FEC Operations Research Office, The Employment of Armor in Korea, 1951
1st Marine Regiment-3rd Battalion-Special Action Report-11/26-12/15/1950
1st Marine Division-1st Tank Battalion-Special Action Report-Oct to Dec 1950
同意博主判断和结论,分析扎实,考据一流。利用泛滥民粹收割智商税的《长津湖》,编剧竟然为吴战狼量身杜撰了坦克大特技这个桥段,在家里看这段时差点笑的和惊的喷饭!国内战争片一直徘徊在低层次,不太尊重历史和事实也就罢了,当下种种环境所限,这个有时还能包容他们;但总是把历史战争片拍成神话和玄幻片,让我这个初段位军迷,都惊诧他们的恶意和无耻,这种作品不仅是敛财,更像诈骗。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