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史中的长津湖战役 (37) - 陆1师合兵下竭隅里(12月4-5日)
12月4日下午,从柳潭里突围出来的陆1师主力全部进入下竭隅里。师直部队如勤务营等从3日起,就开始尽全力安顿这些归来的陆战队员,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食物、咖啡等。按陆1师北上时的规划,下竭隅里是其前进基地,自11月14日占领此地后,积累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从柳潭里归来的陆战队员,可以尽情享受冒着热气的食物以及糖果。
突围部队带回下竭隅里的,还有自11月27日战斗打响之后的约1500名伤员。此时,陆1师师长Smith少将力主建造的下竭隅里简易机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之前,Smith师长和陆1师航空兵指挥官Harris少将一起飞到下竭隅里,选定了位于村子西南方的这地平整农田用于机场选址。陆1师工兵营D连到达下竭隅里后,立即开始修建机场,日夜不停。该机场终于在12月1日下午投入使用,美国空军的C-47运输机成功在此起降。
根据陆1师战史的记载,从12月1日下午至12月5日晚,陆1师通过这个机场运出了4312名伤员。这对陆1师之后成功带着所有装备、成建制的撤回兴南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东京的医院抱怨,有些伤员只是轻伤,根本不需要空运撤离。调查之后发现,发现有些从长津湖东撤回下竭隅里的陆军RCT-31轻伤人员,在刚开始撤离的头两天,随重伤员一起撤了出去。倒也不能怪这些人,因为当时并无人进行甄别。陆1师以为空军的人负责甄别,而空军人员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空运。后来,所有登机后撤的伤员都必须经过军医的检查,得到允许后才能登机撤离。
12月的前五天,下竭隅里一直比较平静,丝毫看不出四周有任何志愿军存在的迹象。从美国本地远道而来的战地记者们,很诧异下竭隅里居然如此平静,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战火纷飞、危弱累卵。此时的下竭隅里是一片帐篷的海洋,一万余人驻扎在这个小镇,一派忙碌的景象。地面上汽车在乡土公路上穿梭,以至于都有了些许的交通拥堵,空中不时会有飞机起飞和降落。陆1师利用这段时间,为撤回兴南港做准备,要求上级提供多达370余顿的空投物资,主要是炮弹、燃料和给养。最终空投了多少物资已不可考,但Turner将军领导的远东空军战勤运输大队得到了陆1师指战员的一致称赞。这位Turner将军有些来头,二战时大名鼎鼎的柏林空运和支援中国抗战的驼峰航线,就是在他的领导下进行的。如今,他又在朝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1师合兵下竭隅里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撤回兴南。这期间在下竭隅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第十军军长Almond少将告诉Smith师长,为了顺利撤回兴南,你可以销毁所有的重装备,我回头再给你补充。Almond大概此时还没有从志愿军大规模参战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毕竟,长津湖东的三千余名美军RCT31人员,就是在他的冒失指挥下,被志愿军彻底击溃的。几天前他还嘲讽Faith中校,“别被几个中国洗衣匠吓住”,几天后千余名美国大兵已殒命异乡。Smith平静地拒绝了Almond的建议,说路上肯定会有中国军队阻击,我需要这些重装备一路攻击前进,直到抵达兴南。Smith后来在回忆录中,依然难以掩饰对Almond的鄙夷,说Almond乱了阵脚,在下竭隅里势抹起了眼泪。
Turner将军在此期间也曾来到下竭隅里,向Smith提议,利用他的运输机撤出下竭隅里。Smith也拒绝了,说是这种情况难免会牺牲掉担任后卫的部队,而且陆1师合兵一处之后士气正盛,有信心能够突破中国军队的阻击,把部队带回兴南。Smith还跟Turner说,你的飞机不担帮我们运走了伤员,还带回了537名归队人员。Turner听了,震惊不已,竟然还有人在这种时候归队。公平地说,陆战队的士气确实要比陆军的士气好一些,作风更硬朗一些。不过,倒也不能假设这537名归队人员都是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回到老部队。有一名归队士兵后来在采访时就坦承,刚飞到下竭隅里在机场列队等候时,队伍中有一名士兵被流弹击中手腕,很快就又乘飞机撤走了,他当时羡慕不已,觉得那个家伙简直是太幸运了。
残酷的战场上,虽然有不少军人视死如归,但感到恐惧、害怕、并向往安全才是人性常态,要承认和正视这种人性。在军人遵守命令、完成职责的前提下,允许他们贪生怕死,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文明的表现。动辄要求人在阵地在,恐怕铁血有余而人性不足。
陆1师制定好了行动计划之后,召开发布会向随军记者介绍情况,其中一个问题涉及到了如何称呼这次行动。一位英国记者说他倾向于使用“撤退(retreat)”,但Smith师长耐心的解释,撤退是撤向自己的后方,但我们四面都被敌人包围,没有前线和后方之分,如何能称之为撤退呢?这次突围行动是向海岸方向的进攻作战。从逻辑上来说,Smith师长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从本质上来讲,这当然还是一种撤退行动。但从战术的角度来看,这确实又是一次进攻作战,陆1师需要攻占沿途所有的高地,才能平安到达兴南,他也确实是这么计划和行动的。
那么12月份的前五天,志愿军做什么?为何下竭隅里风平浪静,给了美军如此宝贵的喘息机会?以前的文章聊第一次和第二次下竭隅里之战时,我们详细讲过58师在11月28日和30日对下竭隅里的两次进攻作战。58师在11月30日第二次进攻下竭隅里失利之后,损兵折将、实力严重受损,在既无足够食物果腹,又无足够棉衣保暖的情况下,再也无力对下竭隅里发起攻击,只能占领村子东、西、南侧的高地,与陆1师对峙。而12月1-4日,对柳潭里突围美军围追堵截的志愿军79师、59师、81师两个团和94师两个团也基本都无力再发起攻击,而且下竭隅里是58师的作战任务,这四个师在12月4日也分别撤回柳潭里和新兴里地区休整。志愿军九兵团调上来接替58师进攻下竭隅里的是兵团预备队26军,要求26军在3日晚发起进攻。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26军迟迟未能就位,直到12月6日晚才匆忙发起攻击,也就是第三次下竭隅里之战。26军的故事,由于是失败的作战,中方讲的很少,但我们以后会细讲。
陆1师合兵一处,补足了弹药和给养,撤离了伤员,部队调整了建制,并获得了一两天宝贵的休息时间。准备工作都已做好,只等着12月6日黎明的到来,他们就要踏上南下兴南港的征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