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史中的长津湖战役 (4) - 九兵团血战柳潭里(上)
11月27日陆1师西进武坪里的行动效果不及预期,陆5团2营沿公路的进攻向前推进了约一英里,仅攻占了Murray团长为其指定的第一个目标。陆7团在公路南边沿西南山山岭向西前进了约1200码,占领了1426高地;在公路北侧向前推进了约2000码,占领了西北山上无人把守的1403高地。事实上,陆1师应该为白天并不顺利的攻击行动感到庆幸。战后陆1师的战史认为,如果志愿军没有坚持预定作战计划,允许陆5团2营向西前进两三英里,晚上它就会被志愿军包围;如果放它更深入的进入西部山区,陆5团后续部队会继续跟进,整个陆5团都会陷入志愿军包围中,与柳潭里的陆7团无法互相支援,只能各自为战[1]。
志愿军为什么没有诱敌深入呢?陆1师对志愿军固守预定作战计划、不知变通的分析还真是有些道理。九兵团预定以20军、27军主力歼敌于长津湖周边的作战计划于11月24日晚8时发给了20军和27军,并同时报送彭德怀、邓华、军委和东北军区[2]。20军和27军根据九兵团首长的作战意图对部队做出了相应部署,要求部队于当晚出发,于26日凌晨到达作战发起区域隐蔽集结,于26日晚发起进攻,期间因58师无法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而推迟至27日晚发起进攻[3]。11月27日白天阻击陆5团2营、陆7团3营西进的是89师的四个营,而20军交给它的任务正是阻敌西进,掩护主力进至作战发起地区隐蔽集结。要是放陆1师进来,影响主力隐蔽集结,这个罪名是89师万万担当不起的。宋时轮和陶勇为何不根据战场形势改变作战计划呢?很大可能他们并不知道陆5团26日、27日从长津湖西岸转移到了西岸的柳潭里,而且到26日20军、27军已基本就位,几万人部队的调动决非易事,或许他们觉得很有把握歼灭柳潭里的陆7团吧。
突然间志愿军的军号响彻夜空,进攻开始。机枪、手榴弹和迫击炮等准备火力美军阵地倾泄,十来分钟后约21:25分,哨子声响起,战场突然陷入一片寂静,志愿军在月光下涌向美军阵地。可能与人们印象中不同,志愿军进攻并非人山人海式的全线展开,而是集中兵力、不计伤亡地持续攻击一个点。负责进攻美军西北山阵地的志愿军就是采用了这种战术,他们持续进攻F连、E连阵地结合处,一波倒下另外一波随即补上。最终Peters上尉的F连右翼被攻破,志愿军由此形成突破口,威胁陆5团2营营部。22:15分陆5团2营营长Roise中校命令营部连立即准备战斗,保护营部。E连左翼的1排此时防守这个突破口的东北侧,连长Jaskilka上尉派出一个机枪班和步兵班支援1排。1排长Nolan少尉在这些援兵到达后,将其防线向左后旋转90度以保护E连侧后,志愿军未能突入E连阵地[1][4][5]。
Roise营长的营部最终没有受到攻击,突入F连后方的志愿军在迫击炮、重机枪和步枪火力打击下,伤亡殆尽。少数冲到F连后方迫击炮阵地的志愿军,也最终不支倒在了战场上。不过美军未能堵上这个阵地缺口,Roise营长把D连充当预备队的一个排增援F连,这样一来突破口的志愿军反倒是受到夹击,志愿军再未利用这个突破口发起攻击。22:30分,E连右翼阵地2排的重机枪火力点燃了山沟顶部约200米外一处草房,熊熊火光使整个山沟和两侧山坡上的志愿军无处藏身,美军各种火力呼啸而来,至午夜24点这一部志愿军几乎被全歼[1][4]。
在志愿军进攻E连、F连阵地的同时,西北山1403高地的陆7团H连阵地也于21:35分开始与志愿军交火,该阵地与西南侧陆5团E连阵地并未衔接在一起,尚有约600米的缺口。志愿军火力侦察结束后,约22点开始重点攻击H连右翼阵地,几分钟内Krieg中尉的一个排就崩溃了,有的士兵向东南山脚的公路逃去,Kreig中尉把余部撤向左翼阵地与另一个排汇合。H连余部在山顶下的山坡建立防线,阻击志愿军前进。陆5团3营的Taplett中校在位于山谷盆地靠近西北山的营部附近看见赤着脚、精神恍惚的H连士兵,明显是在睡觉时被打了个措不及防。H连连长Cook上尉呼叫了炮火支援,阻止志愿军近一步前进。炮火平息后Cook上尉立即带领一个排发起反攻,冲在最前边,结果被志愿军火力击中阵亡,副连长Mitchell少尉暂时接管指挥。当Cook上尉阵亡的消息传到陆7团3营营部时,营长Harris中校派另一个Harris中尉去指挥H连。Harris中尉从柳潭里盆地的营部爬至山上H连位置时已是午夜十分,山顶H连的两个排伤亡严重,全连军官只有部署于山脚的Newton中尉尚未负伤[1][6]。
此后志愿军停止了进攻,不过凌晨3点志愿军又对整个西北山发起了第二波攻势。有一股志愿军约300人顺山沟而下,向E连阵地发起攻击。E连猛烈的重机枪火力向收割庄稼一样扫倒了第一梯队的志愿军士兵,后边的队伍显然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在两三百米外就停止前进、寻找掩护,双方此后的战斗基本属于远距离交火。另外一队志愿军约200人向F连阵地发起进攻,双方激战至天明,呈胶着状态,阵地没有明显变化。1403高地上的H连左右两翼均遭到猛烈攻击,双方激战近一个小时后,营长Harris中校命令H连后撤,撤到陆5团E连阵地后方,两小时后H连终于脱离与志愿军接触,有约80人撤到陆5团3营防区,另一部撤到陆5团E连后方[1][6]。这真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决定,对军人来说再没有比躲到友军背后更耻辱的事情了,陆7团3营此后士气一蹶不振,撤退路上表现相当糟糕。营长Harris中校到底怎么了?
Harris中校的父亲是陆战队航空兵的指挥官,此前几天还专门开车来柳潭里祝贺儿子荣升中校营长。Harris二战时在菲律宾被俘,他和另外一名陆战队士兵在被俘的第一夜设法逃脱,两人辗转数周,试图逃离菲律宾前往澳大利亚。另外一名美军最终成功了,当Harris不幸又被日军抓住,可以想象肯定遭到了非人的折磨,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他。27日晚上当Harris电话里得知H连连长已经阵亡的消息时,指挥部里的其他人目睹到Harris在颤抖。1403高地上急剧恶化的局势深深刺激了他,特别是有报告说志愿军绕过了西北山东侧,攻击了H连部署在山脚的一个排。那一天晚上种种迹象表明Harris中校处于崩溃的边缘,他发布互相矛盾的命令,把望远镜等个人物品赠与他人,公开表露出对指挥部安全的担忧[7]。
现在看来,Harris中校很可能患有PTSD,任何一个曾被酷刑折磨过的人肯定会被再次被俘感到恐惧。但是无论如何,Harris中校命令H连撤退直接造成西北山1403高地失守,陆5团2营的后方直接暴露给志愿军,很有可能被志愿军包围。1403高地就像是柳潭里的一扇大门,现在大门洞开,直接威胁着柳潭里的美军,随时可能切断北山上的陆7团D连、E连。但H连的士兵们并不这么想,多年以后他们认为“1403高地上我们是孤军奋战,没有任何其它友军策应,山顶只有两个排的兵力。我们尽最大努力守卫我们的阵地,有人说我们溃逃了,我们是有人脱离阵地,但我们没有崩溃。如果不逃的话就会被消灭,这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最后是奉Harris中校之命撤离的,并不是被中国军队赶下去的。如果说我们未尽全力或指责我们未能维护陆战队的荣誉,无疑是对我们H连死去弟兄的侮辱[7]。”
我们再来看看志愿军资料里是如何记述柳潭里西北山战斗的。与美军战史指出的志愿军89师攻打柳潭里西北山不同,志愿军资料清楚地表明27军79师237团进攻的柳潭里西北山。我以前文章分析过美军战史为何很可能错了,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看到,志愿军资料里对1403高地发起攻击是19时[8],比美军战史里提到的时间早。进攻1403高地和陆7团H连交手的是237团3营,拂晓完全占领山脚,这与H连凌晨4时开始撤退,两小时后全部撤出的叙述吻合。237团3营应该对H连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美军资料里没有给出详细数字。237团1营1连沿小徳东南1120高地攻击前进,进攻的正是E连阵地的右翼,位于山沟东北侧、1403高地西南坡底部。《东线祭殇》一书记载,1连副连长吕云学率尖刀排率先进攻,连摸三个山头却没有发现敌人。下山时被美军暗中包围,不到十分钟全排就只剩下四个人。吕云学也身中七发子弹,“顾不上包扎,也没办法躲避,就好比成了射击训练的靶子”。包括负伤的吕云学在内,余下的四人,“先是装死,麻痹敌人”,后来用手榴弹打退美军一次进攻。237团各营相继展开后,吕云学趁机让人返回报告情况,请求指示,不料“派出一个,死在半路上;又派回去一个,又死在半路上”。最后只剩下吕云学和机枪手小高,再也派不出人了,“只好原地守着”[9]。
237团1营2连3连向小徳正南之高地攻击,此处正是F连、E连阵地结合处,2连3连在这里打开了F连阵地的突破口。山沟里的草房子被E连打着后,伤亡惨重的应该就是237团1营。志愿军资料称该营伤亡最严重,全营失去战斗力。美军战史记载,重创志愿军237团1营的陆5团2营阵地前约有500名志愿军阵亡,而陆5团2营阵亡7人,受伤25人,冻伤60人[1][5]。237团2营凌晨4时迂回至F连阵地前方高地,继向小德南山攻击未果,拂晓该团即撤守1403高地及小德以南公路以北一线。237团2营的这次进攻应该就是美军战史里志愿军凌晨3点对F连左翼阵地发起的第二次攻击,但双方记录的进攻时间有一个小时差异。守卫1403高地的陆7团H连伤亡应该不小,我没有看到具体数字,陆战队战史里提到有约80名H连人员凌晨6点从1403高地上撤到陆5团3营防区,另有一部撤到陆5团E连后方[1]。陆战队一个连约200人,据此估计,包括战斗伤亡和冻伤,陆7团H连应该不超过100人。
[1] Lynn Montross, U. S. Marine Operations in Korea Vol lll The Chosin Reservoir Campaign, 1957
[2] 军事科学院,抗美援朝战争史 第二卷,2000
[3] 陆州,铁血争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征战纪实,2009
[4] Roy Appleman, Escaping the Trap, 1990
[5] 5th Marine Regiment-2nd Battalion-Historical Diary-November 1950
[6] 7th Marine Regiment-3rd Battalion-Special Action Report-October-December 1950
[7] Martin Russ, Breakout, 1999
[8] 二十七军司令部,咸境南道战役新兴里、柳潭里战斗详报,1951
[9] 叶雨蒙,东线祭殇-极度冻馁中的厮杀,2007
长津湖前线的宋时轮将军(中) |
志愿军为什么没有诱敌深入呢?陆1师对志愿军固守预定作战计划、不知变通的分析还真是有些道理。九兵团预定以20军、27军主力歼敌于长津湖周边的作战计划于11月24日晚8时发给了20军和27军,并同时报送彭德怀、邓华、军委和东北军区[2]。20军和27军根据九兵团首长的作战意图对部队做出了相应部署,要求部队于当晚出发,于26日凌晨到达作战发起区域隐蔽集结,于26日晚发起进攻,期间因58师无法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而推迟至27日晚发起进攻[3]。11月27日白天阻击陆5团2营、陆7团3营西进的是89师的四个营,而20军交给它的任务正是阻敌西进,掩护主力进至作战发起地区隐蔽集结。要是放陆1师进来,影响主力隐蔽集结,这个罪名是89师万万担当不起的。宋时轮和陶勇为何不根据战场形势改变作战计划呢?很大可能他们并不知道陆5团26日、27日从长津湖西岸转移到了西岸的柳潭里,而且到26日20军、27军已基本就位,几万人部队的调动决非易事,或许他们觉得很有把握歼灭柳潭里的陆7团吧。
西北山的战斗
冬季的盖马高原太阳落山很早,到18:30分已进入夜晚,气温也逐渐降至华氏零下20度。11月27日是满月后的第四天,月亮18:10分爬上了夜空,一层薄雾模糊了皎洁的月光[4]。在西北山上构筑防御阵地的陆5团2营和陆7团3营官兵们在严寒中瑟瑟发抖,大部分人保持着警惕,经历了白天的激烈战斗,他们预感到晚上敌人可能会反击,但也有人在鸭绒睡袋里疲惫睡去。晚上21点志愿军悄悄地接近了美军阵地,一小股志愿军袭击了陆5团2营D连设置在西北山和西南山之间公路上的路障,交火之后志愿军在迫击炮打击下很快散去。同时另有小股志愿军在F连阵地前进行战斗侦察,短暂接触后即撤出战斗,试图摸清美军的火力配置。志愿军突击部队在这种声东击西战术的掩护下,潜伏到了F连阵地和E连阵地的结合处[1]。11月27日晚柳潭里西北山战斗[1] |
突然间志愿军的军号响彻夜空,进攻开始。机枪、手榴弹和迫击炮等准备火力美军阵地倾泄,十来分钟后约21:25分,哨子声响起,战场突然陷入一片寂静,志愿军在月光下涌向美军阵地。可能与人们印象中不同,志愿军进攻并非人山人海式的全线展开,而是集中兵力、不计伤亡地持续攻击一个点。负责进攻美军西北山阵地的志愿军就是采用了这种战术,他们持续进攻F连、E连阵地结合处,一波倒下另外一波随即补上。最终Peters上尉的F连右翼被攻破,志愿军由此形成突破口,威胁陆5团2营营部。22:15分陆5团2营营长Roise中校命令营部连立即准备战斗,保护营部。E连左翼的1排此时防守这个突破口的东北侧,连长Jaskilka上尉派出一个机枪班和步兵班支援1排。1排长Nolan少尉在这些援兵到达后,将其防线向左后旋转90度以保护E连侧后,志愿军未能突入E连阵地[1][4][5]。
陆5团2营营长Roise中校 |
Roise营长的营部最终没有受到攻击,突入F连后方的志愿军在迫击炮、重机枪和步枪火力打击下,伤亡殆尽。少数冲到F连后方迫击炮阵地的志愿军,也最终不支倒在了战场上。不过美军未能堵上这个阵地缺口,Roise营长把D连充当预备队的一个排增援F连,这样一来突破口的志愿军反倒是受到夹击,志愿军再未利用这个突破口发起攻击。22:30分,E连右翼阵地2排的重机枪火力点燃了山沟顶部约200米外一处草房,熊熊火光使整个山沟和两侧山坡上的志愿军无处藏身,美军各种火力呼啸而来,至午夜24点这一部志愿军几乎被全歼[1][4]。
在志愿军进攻E连、F连阵地的同时,西北山1403高地的陆7团H连阵地也于21:35分开始与志愿军交火,该阵地与西南侧陆5团E连阵地并未衔接在一起,尚有约600米的缺口。志愿军火力侦察结束后,约22点开始重点攻击H连右翼阵地,几分钟内Krieg中尉的一个排就崩溃了,有的士兵向东南山脚的公路逃去,Kreig中尉把余部撤向左翼阵地与另一个排汇合。H连余部在山顶下的山坡建立防线,阻击志愿军前进。陆5团3营的Taplett中校在位于山谷盆地靠近西北山的营部附近看见赤着脚、精神恍惚的H连士兵,明显是在睡觉时被打了个措不及防。H连连长Cook上尉呼叫了炮火支援,阻止志愿军近一步前进。炮火平息后Cook上尉立即带领一个排发起反攻,冲在最前边,结果被志愿军火力击中阵亡,副连长Mitchell少尉暂时接管指挥。当Cook上尉阵亡的消息传到陆7团3营营部时,营长Harris中校派另一个Harris中尉去指挥H连。Harris中尉从柳潭里盆地的营部爬至山上H连位置时已是午夜十分,山顶H连的两个排伤亡严重,全连军官只有部署于山脚的Newton中尉尚未负伤[1][6]。
此后志愿军停止了进攻,不过凌晨3点志愿军又对整个西北山发起了第二波攻势。有一股志愿军约300人顺山沟而下,向E连阵地发起攻击。E连猛烈的重机枪火力向收割庄稼一样扫倒了第一梯队的志愿军士兵,后边的队伍显然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在两三百米外就停止前进、寻找掩护,双方此后的战斗基本属于远距离交火。另外一队志愿军约200人向F连阵地发起进攻,双方激战至天明,呈胶着状态,阵地没有明显变化。1403高地上的H连左右两翼均遭到猛烈攻击,双方激战近一个小时后,营长Harris中校命令H连后撤,撤到陆5团E连阵地后方,两小时后H连终于脱离与志愿军接触,有约80人撤到陆5团3营防区,另一部撤到陆5团E连后方[1][6]。这真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决定,对军人来说再没有比躲到友军背后更耻辱的事情了,陆7团3营此后士气一蹶不振,撤退路上表现相当糟糕。营长Harris中校到底怎么了?
陆7团3营营长Harris中校 |
Harris中校的父亲是陆战队航空兵的指挥官,此前几天还专门开车来柳潭里祝贺儿子荣升中校营长。Harris二战时在菲律宾被俘,他和另外一名陆战队士兵在被俘的第一夜设法逃脱,两人辗转数周,试图逃离菲律宾前往澳大利亚。另外一名美军最终成功了,当Harris不幸又被日军抓住,可以想象肯定遭到了非人的折磨,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他。27日晚上当Harris电话里得知H连连长已经阵亡的消息时,指挥部里的其他人目睹到Harris在颤抖。1403高地上急剧恶化的局势深深刺激了他,特别是有报告说志愿军绕过了西北山东侧,攻击了H连部署在山脚的一个排。那一天晚上种种迹象表明Harris中校处于崩溃的边缘,他发布互相矛盾的命令,把望远镜等个人物品赠与他人,公开表露出对指挥部安全的担忧[7]。
现在看来,Harris中校很可能患有PTSD,任何一个曾被酷刑折磨过的人肯定会被再次被俘感到恐惧。但是无论如何,Harris中校命令H连撤退直接造成西北山1403高地失守,陆5团2营的后方直接暴露给志愿军,很有可能被志愿军包围。1403高地就像是柳潭里的一扇大门,现在大门洞开,直接威胁着柳潭里的美军,随时可能切断北山上的陆7团D连、E连。但H连的士兵们并不这么想,多年以后他们认为“1403高地上我们是孤军奋战,没有任何其它友军策应,山顶只有两个排的兵力。我们尽最大努力守卫我们的阵地,有人说我们溃逃了,我们是有人脱离阵地,但我们没有崩溃。如果不逃的话就会被消灭,这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最后是奉Harris中校之命撤离的,并不是被中国军队赶下去的。如果说我们未尽全力或指责我们未能维护陆战队的荣誉,无疑是对我们H连死去弟兄的侮辱[7]。”
我们再来看看志愿军资料里是如何记述柳潭里西北山战斗的。与美军战史指出的志愿军89师攻打柳潭里西北山不同,志愿军资料清楚地表明27军79师237团进攻的柳潭里西北山。我以前文章分析过美军战史为何很可能错了,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看到,志愿军资料里对1403高地发起攻击是19时[8],比美军战史里提到的时间早。进攻1403高地和陆7团H连交手的是237团3营,拂晓完全占领山脚,这与H连凌晨4时开始撤退,两小时后全部撤出的叙述吻合。237团3营应该对H连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美军资料里没有给出详细数字。237团1营1连沿小徳东南1120高地攻击前进,进攻的正是E连阵地的右翼,位于山沟东北侧、1403高地西南坡底部。《东线祭殇》一书记载,1连副连长吕云学率尖刀排率先进攻,连摸三个山头却没有发现敌人。下山时被美军暗中包围,不到十分钟全排就只剩下四个人。吕云学也身中七发子弹,“顾不上包扎,也没办法躲避,就好比成了射击训练的靶子”。包括负伤的吕云学在内,余下的四人,“先是装死,麻痹敌人”,后来用手榴弹打退美军一次进攻。237团各营相继展开后,吕云学趁机让人返回报告情况,请求指示,不料“派出一个,死在半路上;又派回去一个,又死在半路上”。最后只剩下吕云学和机枪手小高,再也派不出人了,“只好原地守着”[9]。
237团1营2连3连向小徳正南之高地攻击,此处正是F连、E连阵地结合处,2连3连在这里打开了F连阵地的突破口。山沟里的草房子被E连打着后,伤亡惨重的应该就是237团1营。志愿军资料称该营伤亡最严重,全营失去战斗力。美军战史记载,重创志愿军237团1营的陆5团2营阵地前约有500名志愿军阵亡,而陆5团2营阵亡7人,受伤25人,冻伤60人[1][5]。237团2营凌晨4时迂回至F连阵地前方高地,继向小德南山攻击未果,拂晓该团即撤守1403高地及小德以南公路以北一线。237团2营的这次进攻应该就是美军战史里志愿军凌晨3点对F连左翼阵地发起的第二次攻击,但双方记录的进攻时间有一个小时差异。守卫1403高地的陆7团H连伤亡应该不小,我没有看到具体数字,陆战队战史里提到有约80名H连人员凌晨6点从1403高地上撤到陆5团3营防区,另有一部撤到陆5团E连后方[1]。陆战队一个连约200人,据此估计,包括战斗伤亡和冻伤,陆7团H连应该不超过100人。
[1] Lynn Montross, U. S. Marine Operations in Korea Vol lll The Chosin Reservoir Campaign, 1957
[2] 军事科学院,抗美援朝战争史 第二卷,2000
[3] 陆州,铁血争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征战纪实,2009
[4] Roy Appleman, Escaping the Trap, 1990
[5] 5th Marine Regiment-2nd Battalion-Historical Diary-November 1950
[6] 7th Marine Regiment-3rd Battalion-Special Action Report-October-December 1950
[7] Martin Russ, Breakout, 1999
[8] 二十七军司令部,咸境南道战役新兴里、柳潭里战斗详报,1951
[9] 叶雨蒙,东线祭殇-极度冻馁中的厮杀,2007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