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战谁炸毁了水门桥?
前几天有朋友问起水门桥被炸毁的情况,引起我对此事的兴趣。毕竟,“志愿军炸毁水门桥但美军竟然空投桥梁、夺路而逃”的神话故事,耳闻的人肯定非常多,也是我小时候遐想过的场景之一,值得探究。可是,搜索出来的相关中文文章果不其然又是互相抄来抄去,断然是不会给出任何参考资料的。什么58师的部队炸桥、27军80师240团7连炸桥负伤等等,说这些是胡扯可能有点过了,但断然是不能相信的。
首先有一个事实要弄清楚,水门桥确实是被志愿军炸了三次,美军陆战队战史对此的记叙与中文资料一致。根据有些没有给出资料来源的中文文章,三次炸毁的时间分别是12月1日、4日和6日,但美军资料中找不到桥被炸毁的具体时间,倒是明确提起,陆1师师长Smith少将早在12月4日即得知水门桥被第三次炸毁。当然,美军战史也是有可能搞错水门桥被炸毁的时间的。可以肯定的历史事实是,水门桥被炸毁了三次。按照陆1师工兵营当时的报告,前两次维修由陆军第73工兵营完成(第一次建了个木桥,第二次搭了个一节长的M2 treadway bridge)。第三次,也就是著名的空投桥梁部件那次,由陆1师工兵营完成(由于桥墩被炸毁,桥面缺口长,建了两节长的M2 treadway bridge)。
那么炸毁水门桥的志愿军是哪支部队?根据有些没有给出资料来源的中文文章,第一次是58师部队炸毁(也有的说是60师),第二次不详,第三次由27军80师240团7连连长姜庆云带队炸毁。特别是第三次炸桥,可能由于凤凰卫视制作的纪录片中采访了这位姜姓老兵的缘故,流传颇广。但是,由27军的部队跑到黄草岭以南的水门桥来炸桥,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回看一下当时各部队的部署,我们大体可以推断出炸桥部队。
11月27日九兵团在长津湖地区发起第二次战役,第一线投入了20军和27军,26军是预备队,远在鸭绿江边的中江镇地区。27军80师(配属81师242团)进攻长津湖东侧的新兴里,27军79师进攻长津湖西侧的柳潭里,20军58师负责进攻长津湖南端的下竭隅里,20军59师负责切断柳潭里和下竭隅里的联系,20军60师负责切断下竭隅里和更靠南的古土里之间的公路。可以看出来,战役初期,27军的作战地域在长津湖东西两侧,跟远在古土水以南的水门桥没有任何关系。
12月5日战役第一阶段结束,美军在长津湖南端的下竭隅里集结,27军占领下竭隅里以北地区,但27军伤亡惨重,根本无力继续进攻。9兵团调上预备队26军进攻下竭隅里,继而从6日开始追击、截击向南撤退的陆1师。27军从5日起原地休整,8日起开始奉九兵团命南下(此时水门桥都快要被陆1师工兵营修好了),80师240团7连的姜庆云如何在6日炸水门桥呢?其实80师本身在新兴里已经和美军拼光了,怎么可能去炸几十公里外20军作战地域的水门桥?当然,有一点可能,那就是20军领导在自己的部队里找不到爆破专家,调用27军人员去炸桥(基本是扯淡)。
其实,古土里周边从一开始就是20军60师的作战地域。178团和179团于11月27日夜占领了古土里以北公路两侧高地,180团占领了古土里以西和西北的山头。当时古土里以南,除了20军侦察营,并没有其它部队在活动。到了28日、29日,180团又奉命派部队占领了古土里以南的高龙、在院里。迟至12月2日,水门桥及其周边的门岘、堡后庄及1081高地都还没有志愿军占领,从南边真兴里出发的陆1团1营的巡逻小队向北通过水门桥,一直到了古土里以南的高龙、在院里才和志愿军接触(180团3营)。再后来180团1营占领黄草岭以南各山头,包括门岘、堡后庄及1081高地。
陆1师从一开始就只控制了古土里和黄草岭以南的真兴里这两个村落,两地之间的公路被60师180团切断。直到12月8日上午古土里和真兴里的美军南北对进,水门桥附近地域都在志愿军60师的控制之中。因此,按常理推断,炸水门桥的部队只可能是20军60师或20军侦察营。事实上,在20军的战地材料里,20军指战员如军长张翼翔和参谋长俞炳辉等人,从一开始就始终在强调要破路,特别是古土里以南、真兴里以北的路,隔断两地美军联系。
20军58师后来的确南撤古土里附近,原计划12月2日晚把阵地交给26军之后南撤,但直到5日晚26才赶到,6日晚58师才进入古土里附近阵地。如果水门桥前两次被炸毁发生在12月1日和4日的话,显然跟58师没有关系。即使是第三次,也不大可能是58师,因为58师最靠南的部队是6日-8日坚守高龙、在院里的172和173团残部,他的南边才是180团负责防守的水门桥地域。
因此,三次炸毁水门桥的应该都是20军的部队——20军侦察营或20军60师,两部可能都先后炸毁了水门桥。
而无论是哪支志愿军部队炸毁了水门桥,炸桥时发生战斗的可能性都很低,因为美军从未派部队占领过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的任何一块阵地。唯一一个自作主张,试图占领两地之间关键山头的美7师31团2营营长Reidy中校,还在第十军军长Almond的严厉督促下,于12月1日进到了古土里。
参考资料:
陆1师战史
陆1师第1工兵营报告
20军咸南战役总结
27军咸南战役资料
20集团军军史
20军阵中日记
20军60师政治部主任徐放回忆文章
既然判定炸桥时发生战斗的概率很低,那么是不是代表美军在发现“桥”(1次)被炸时,并没有遭到志愿军阻击?当便桥(2次)架好后美军就走了且无人防守(或只保留及少量驻军)?
ReplyDelete美军从来没有留部队守桥,刚开始显然是不知道志愿军大部队来了。27日夜开打之后,留部队守桥太危险,随时可能被吃掉。陆1团兵力也不够,3个步兵营只够守下竭隅里、古土里和真兴里这三个点,三个点之间是没有部队的。
Delete我没有看到陆军第73工兵营的资料,不过从已知的事实看,12月2日的时候陆1师的侦察小队尚可通过,而3日第10军50高炮营的人就被伏击了,似乎180团1营是2日夜里占领门岘和1081高地的,这个应该可以查,回头我再看看。
那么这么重要的地点美军为无人把守?任由志愿军破化?
ReplyDelete长津湖战役期间,整个公路沿线(MSR)除了德洞山口上放了一个F连,真兴里-古土里-下竭隅里-柳潭里之间再没有部署任何兵力控制桥梁等关键设施。这可能是因为,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志愿军大部队的存在。等到开战之后,陆1师知道到处都是志愿军,就更不敢分兵把守公路上的桥梁了,因为随时会被吃掉。
Delete同意分析,事实也是如此。有人怀疑为什么不反复炸桥,殊不知战史记载,那时60师这些早就前出的部队已经冻饿得不成样子了,美军都奇怪,直到靠近许多阵地里,发现里面的士兵都已经挤在一起奄奄一息了。这些部队前出至少半个月了!别说只带了7天口粮,盖马高原50年最冷的冬天够他们受得!
ReplyDelete一位yoububer说国内对长津湖和水门桥的关注都来自美国的资料。因为美国关注这个几个点,有比较多的报道,所以国内翻译过来,然后再加一些演绎。所以看到美国报道桥被炸三次,和国内报道炸桥三次一致并不奇怪。因为来源可能是相同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