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志愿军为何吹嘘歼灭北极熊团的神话?

Image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刚开始的作战目标很大,毛主席运动战阶段给彭总的电报里经常提及歼灭敌军几个师的战役目标。不过结果大家都知道,官方也承认志愿军从未能歼灭过美军一个师。到了1951年的阵地战阶段,毛主席审时度势,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的作战原则。长岛风网友对此作战原则的提出过程及斯大林的反应曾做出过精彩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不独没有歼灭美军师一级的战例,按官方的说法,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歼灭美军团一级的战例也仅有一次,那就是九兵团在二次战役东线的长津湖战场上歼灭了美军北极熊团——7师31团。官方正史“抗美援朝战争史”对此战有较详细的描述,各种中文文章对此战的胡乱吹嘘更是数不胜数,甚至彭总在身陷囹圄时所著的自述中也提到歼灭7师31团。可惜,歼灭“北极熊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牛皮,宋时轮的九兵团对此心知肚明,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对此也不可能不知道。只不过牛皮吹出来了,那就只能一直圆下去了,要不然脸面往哪儿搁。 为何说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次成建制歼灭美军一个团是个牛皮呢?为什么说官方其实对此也心知肚明呢?看看1951年2月九兵团这份敌情通报,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如果说志愿军在战斗进行中的11月底、12月初对长津湖东岸被围的美军建制尚不清楚的话,那么到了1951年2月,就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了。简单的说,被志愿军击溃的是两个步兵营(31团3营、32团1营)和1个炮兵营(57 FAB),其中属于北极熊团的就只有1个步兵营,何来全歼北极熊团之说?事实很简单,志愿军确实将后人称之为“费斯支队”的这2500-2800人击溃,使之失去战斗力。建制混乱后,有1000余人(几乎全部负伤)跑回陆1师师部所在的下竭隅里。那么击溃费斯支队,志愿军又付出了什么代价?在12月27日至12月1日的战斗中,志愿军共投入80师全部和81师的两个团,另外11月30日得到27军军炮团1个炮兵营的支援。那么战斗结束后志愿军这5个团的伤亡如何?我们按照战斗时间来看一下。 11月27/28第一夜战斗结束后,进攻内洞峙美军1/32的240团1营、3营伤亡严重。据《未能全歼内洞峙敌人的检讨》这份材料,“内洞峙战斗的第一晚上,240团1、3营伤亡较大,7、8、9连各剩一个排,1、3连伤亡大部,仅2连伤亡较小。第二晚2营归建时,也仅有一个多连的兵力" (该团2营第一晚配给238团进攻新兴里)。 也...

志愿军中的传染病与美军将军的秘密调查

Image
1951年3月,联合国军正全线向北展开进攻,志愿军的50军和38军在汉江以南拼死抵抗,迟滞美军进攻速度,为志司在东线的反击计划争取准备时间。此时,二次战役中刚同美军陆1师在长津湖进行过激烈战斗的志愿军九兵团正在东海岸的咸兴、元山地区休整。 留在北方的联军情报特工不断发来消息,报道北朝鲜的城市和村庄1月份、2月份爆发了传染病,有数千人死去。由于地方政府没有采取医疗措施求助疫情中的受灾民众,已经有好几起骚乱发生。随着联军不断向北推进,他们在原人民军、志愿军控制区发现有数千人感染了天花、伤寒等传染病。同时,美军也在战俘中发现了数千起天花、伤寒病例。有些战俘在审讯中供称,他们原连队里有三分之一乃至半数的人都感染了这些传染病。 东京的联合国军司令部里,公共卫生与战争事务主官Crawford Sams准将每天都在关注着这些信息,因为他深知传染病的危害远比战斗伤亡可怕的多。来自情报特工和从新攻占地区获得的信息表明,原中朝军队占领区似乎正有传染病肆虐。不过Sam将军对天花、伤寒等传染病没有那么忧虑,因为联合国军已接种疫苗、产生了抗体,但一份来自元山地区特工的情报让他警惕起来。 该特工报道说,元山地区的志愿军有很多士兵死于一种传染病,典型症状有高烧、背痛、头痛和流鼻涕。Sams将军担心这是一种新型鼠疫,因为他知道该病正在中国东北地区流行。如果进入朝鲜的中国军队把这种新型鼠疫带入朝鲜,那么联合国军就可能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为他们并没有对这种疾病产生免疫力。中世纪肆虐欧洲的黑死病是鼠疫的一种,该病致死率可达百分之百。Sams将军立即问询战区内所有医护人员,是否有人熟悉这种正在元山地区流行的传染病,结果没有一个人知道。同时,联合国军在中朝军队占领区的特工又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鉴定这种疾病。 Sams将军在埃及曾见过鼠疫流行,所以对这种病有了解。他之前曾随第十军到过元山,对当地比较熟悉。于是他决定亲自去元山查看一下那些病例,弄清肆虐这种传染病究竟是不是鼠疫。他考虑空降进入元山,很多进入敌占区的特工都是用这种方法。不过空降的风险太大,他转而向海军和远东战区陆军情报处特战部门的朋友求助,安排他从海路进入元山。海军给他派了一名军官同行,Eugene Clark海军上尉。整个行动由Clark负责,他敌后活动经验丰富,刚结束为期两周的侦察活动从仁川返回,同时也熟悉元山...

3兵团五次战役中的人海战术?

Image
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中损失惨重,网上对王近山的3兵团在此役中的表现多有批评,特别是对3兵团人海战术的指责。其实这种批评倒也不是无凭无据,只不过中文互联网世界里大多不给出资料来源,一时间无法分辨真伪。关于3兵团在五次战役中的人海战术,其实应该是出自3兵团参谋长王蕴瑞战后所做《对五次战役认识的报告》。文中总结时提到“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是:爱面子的虚荣心,想打好出国第一仗,想一鸣惊人”,“把国内战争的老办法机械地搬到朝鲜战场上来,特别强调以强大的突击力量投入战斗,同时把强大的突击力量认为是人力,不把战术技术特别是火力包括在内,事实成了蜂拥而上的人海战术,造成干部和部队的惊人伤亡。这些血的教训是痛苦的教训,应该很好深刻总结,得出结论,教育自己及全体干部。” 公平地说,并不是王近山的攻击计划里有什么人海战术,而是战术思想落后,不重视运用火力,反倒特别强调兵力人数所形成的突击力量,“事实成了蜂拥而上的人海战术”。王蕴瑞参谋长为何这么说呢?如果兵力强大而同时攻击正面也很大的话,恐怕也不能称之为蜂拥而上。我们就来看看细节,到底是什么样的攻击部署造成了王参谋长口中的人海战术?先来看看官方正史《抗美援朝战争史》对五次战役第一阶段3兵团的战斗描述及相关插图: 可以看出,3兵团所负责的进攻区域位于临津江以东,铁原以西。最西边由15军负责,基本上就是沿临津江南下攻击,在美罗洞、玉女峰、塔巨里一线突破。最东边是60军负责,沿大松亭、化人峰一线出击,进占地藏后,南下攻占了釜谷里。从这张插图来看,3兵团的攻击正面约15公里。 打仗要有预备队,那么3兵团第一线投入了多少部队呢?从以上文字里可以看出,15军投入了两个师,12军投入了两个师,60军投入了181师。60军方向上当然不是只一个181师,60军军史里记载(下图),第一梯队是181师的3个团加上180师的538团。战斗发起后,179师很快也投入了战斗。“抗美援朝战争史”接下来很快也提到,第3兵团先头6个师云云。所以,第3兵团的攻击正面上至少投入了6个师的兵力。 那么攻击正面到底有多大?最西边的是15军,来看看15军军史中的插图,注意下图中玉女峰、美罗洞和152高地在临津江以东。 上图为1:5万地形图,图中网格线一格为1公里。在15军方向,最左侧黑色圆圈为玉女峰,中间为美罗洞,右边为15...

毛主席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电报合集

Image
若想找寻历史真相,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直接翻看历史文档。一般来说,各国都有档案馆来保存历史文档,以备后世查阅,也算是对历史负责。美国著名的国家历史档案馆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各种历史文档应有尽有,且对所有人开放。中国当然也有档案馆,只不过馆藏档案一般不对外开放。若想查阅相关文档,要不就是需要提交申请,要不就得有点人脉才行。时局宽松的时候,凭借人脉关系到地方档案馆还是能查看文献的。若政治气氛紧张,那就什么都别指望了。 美国早就解密了朝鲜战争的有关文档,部队作战报告、情报分析、战俘审讯报告等一切文档全部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去查阅。近年来推行电子化,一部分文档网上已经有了,但大部分还是需要亲自去国家档案馆查看。中国方面有关抗美援朝的文档若严格按照保密法,也早已应该解密。志愿军的战时文档、志司与军委的文电往来也早该解密。不过,中国的事儿难说。反正迄今为止就连学者们都见不到志愿军的作战文档,据说现在网上流传出来的还是被当作垃圾扔掉才得见天日。甚至于官方学者如军科院那帮人,都不一定能够接触到志愿军的原始作战文档。 不过公开出版物里,其实也还是包含了不少信息。以朝鲜战争的作战指挥为例,虽说军委和志司之间、志司和各军之间的电报往来从未公开,但毛主席和周恩来的各种文稿/文集、彭德怀军事文选等公开出版物其实收录了很多电报。当然,这些文集中收录的电报不过是相关文档的九牛一毛,出版时也经过了详细的审查。但若是读一下电报,很多网上争来吵去的问题,比如谁指挥了朝鲜战争、谁指挥了长津湖战役、毛主席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误等,都是一目了然的事儿。 单就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期间的有关电报而言,多年来就有好多公开出版物收录。我能力所及,看到的肯定不全面,更不敢去评论这些书籍。但还是把这些书目贴在这里,有心人可以去图书馆借阅,甚至可以在网上下载到大部分的书籍。也请方家们畅所欲言,为众多有心厘清历史真相的朋友指点一二。 - 毛泽东军事文选 内部本,军事科学院,1981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0 - 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 毛泽东军事...

长津湖战场上究竟有没有冰雕连

Image
提起长津湖战役,人们最耳熟能详的恐怕就是志愿军冰雕连的故事。如果以“长津湖战役+冰雕连”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一大堆文章都是谈论这个话题的。不过,若点开几篇看看立即就会发现,这些文章基本是互相抄来抄去。如果你再仔细点儿还会发现,这些文章甚至没有指明这几个冰雕连究竟是哪天在哪场战斗中成建制冻死的,更不用提这些文章从未给出任何引用文献了。那么长津湖战场上志愿军到底有没有成建制地冻死成冰雕连? 这些文章中提到,长津湖战场上志愿军曾有三个连队被成建制地冻死,他们是60师180团1营2连、59师177团2营6连、80师242团2营5连。其实熟悉长津湖之战的朋友立即就能看出问题,242团是81师的,根本就不属于80师。不过也许是笔误呢,咱们还是来一个一个的来看看。 先来说说60师180团2连。陆战队开始撤出下竭隅里时,180团部署在黄草岭以南公路两侧的1081高地、门岘和堡后庄一线,负责阻击真兴里的陆战1团1营向北增援,同时控制美军撤退必经之路上的水门桥,其中180团2连守在1081高地的主峰。其实该部成建制冻死的说法恐怕是唯一一个在公开出版物中曾被提及的。1999年出版的《百旅之杰:20军史话》是这样记载的【1】: 按《百旅之杰》的说法,志愿军“在第二天打扫战场时”,发现180团2连全部冻死在阵地上。不过,这个说法是无法成立的,因为“第二天”志愿军根本无法去打扫战场。无论是中方资料【2】还是美方资料【3】,都记载美军于12月8日上午开始进攻1081高地,其A连于12月9日下午3时攻占180团2连把守的1081高地主峰。水门桥也是12月9日下午才修好,美军的撤退行动一直持续到12月11凌晨。攻占了1081高地的陆1团1营一直到12月11日上午才从1081高地上撤下来,那么志愿军如何在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12月10日)去打扫战场呢?其实20军军史对180团2连的记载并非是全员成建制冻死,也并没有说第二天去打扫战场,更没有冰雕连的说法: 20军军史的记载是“全员阵亡或冻死在阵地上”,也就是说能够确定的是2连全员牺牲,但是战死还是冻死无法确定。其实,2连确实打的非常英勇。陆战队战史和美军参战将士回忆录记载,2连在承受了美军空中火力、榴弹炮和迫击炮的轮番轰炸后,依然坚守阵地。当A连从两个方向向1081高地主峰发起最后的冲锋时,2连幸存人员竟然发起反冲锋,做最...

中美战史中的长津湖战役 (15) - MacLean 血洒长津湖

Image
11月29日凌晨4点30分,内洞峙的美军32团1营基本准备完毕,开始缓慢南撤。前文提过,并不是所有士兵都及时接到了撤退命令,但总的来说凌晨5时1/32各部均加入后撤的队伍。伤员全部装车带走,公路上的车队约有60辆左右。C连做前锋,在公路东侧的山坡上前进。B连掩护C连撤出阵地后,也沿公路东边的山坡前进,保护公路上的车队。营部连和武器连随车队在公路上,A连由于受到志愿军的压力,最后一个撤出阵地,担任后卫。车队半路上与Cody上尉的31团重迫击炮连汇合后,约凌晨天亮时分顺利抵达丰流里江江口。队伍在此停住,因为丰流里江桥上有志愿军设置的路障。Faith中校亲自带领一小队人沿公路攻击路障,同时命令公路东边的C连从山上往下冲,合击把守路障的志愿军【1】。 把守路障的应该是志愿军240团2营4连,上文我们提过28日晚5连在内洞峙从东北方进攻,6连随3营绕到内洞峙南方准备切断美军退路,而4连的任务仍是插向丰流里江桥。4连的兵力此时应该不多了,Faith带人顺利地清除了江桥上的路障。Faith一行清除路障时,MacLean上校和车队在公路上等候。营部连连长Bigger上尉此时和MacLean在一起,他们看见丰流里江对岸有一大队士兵沿公路向北前进,MacLean见此情景喜出望外,他认为这个队伍是他盼望已久的31团2营。该队伍沿公路折向东边的新兴里,尚未到达新兴里美军的防线时,双方开始交火。MacLean见此情形非常焦急,开始大声敦促双方停火,但距离太远。他转身向Bigger口述了一条命令,简单交待了进入新兴里后各部的位置,就开始横穿冰冻的丰流里江,向对岸的队伍走过去【1】【2】。 可惜该队伍并非MacLean以为的31团2营,而是志愿军士兵(应为239团一部,因为28晚239团负责从西南和正南进攻新兴里)。Bigger上尉看着MacLean穿过冰冻的丰流里江奔向南岸,对岸队伍的士兵开始向他开枪,MacLean摔倒了好几次,也许是因为中枪也许是因为滑倒,但依旧爬起来向对岸前进。接近岸边时,有志愿军士兵过来把他带走,之后志愿军很快就撤出战斗,美军31团团长MacLean上校从此失踪。美军撤退队伍中还有不少人也目睹了这件事儿,如Faith中校、Jones少校、Curtis少校和江南岸炮兵B连的Magill中尉,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证实了Bigger上尉的回忆。MacLea...

美军和志愿军如何称呼对方

众所周知,咱们中华上国称呼外邦人都是什么“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非常的政治不正确。现今网络上更是动不动就喊别人三哥、棒子,非常之不雅。咱们还喜欢称外国人为鬼子,外国鬼子们包括但不限于日本鬼子、美国鬼子、英国鬼子等。在中华文化圈里长大的人,或许不觉得被称为“鬼子”有多么的奇耻大辱。如果细想一下,被称为鬼子的似乎还都是强于我们的民族。你看,我们就从来不说什么印度鬼子、泰国鬼子、韩国鬼子。称你为鬼子,简直是高看了你一眼。但有一次在何伟的书里看到他第一次得知自己被称为鬼子时的不舒服,他把外国鬼子翻译为“foreign devil”,咱这才虎躯一阵,"devil",还是挺邪恶的么,还没想过鬼子能有这层意思呢。 这题跑得有点远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称呼美军为美国鬼子,这大家都知道,但似乎没有像称呼日本人那样喊美军为“小鬼子”,不知道是不是美军身材高大的原因?除了“美国鬼子”这个蔑称外,似乎没有别的称呼了。按说中文博大精深,似乎应该有更多的花名、浑名才对。各位方家,懂行的,不妨讨论一下。美军是如何称呼志愿军的呢?美军早期官方文件里一般称中国军队为 Chinese Communist Forces,而 People's Volunteer Army 这个叫法并不多见。对比一下,咱们当时中国官方文件则称美方为“美帝国主义”,言必称“美帝”呢。不过,好歹还加个“帝”字儿。韩军就只能被称为“李军”或更不客气的“伪李军”了,找谁说理去。 美军官兵如何称志愿军呢?最常用的称呼是 gooks。当然了,这是美军官兵对志愿军和人民军的统称。Gooks的叫法据说源于一个典型的不同语言间的张冠李戴。说是美军初入半岛时,由于不时给孩子们糖、巧克力之类的零食,所到之处颇受欢迎。当地小孩子们看到美军往往高兴的拍手,对美军说 Mi gook ,其实就是跟美国人说“美国”。美军又不懂韩文,听得一头雾水,me gook? 难道小孩子们是说自己是gook? 张冠李戴就是这么来的,美军就误认为 gook 是韩国人的意思了。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个词儿慢慢地有了蔑称的意思,朝鲜军队与中国军队就慢慢变成美军嘴里的 gooks 了。当然了,敌友还是要分的,韩军不能是 gooks, 他们在美军嘴里是 ROKs (Republic of Korea)或 KATUSA (Korean Augm...